节点文献

花山岩画艺术形式特征及其形式意味探讨——“左江花山岩画研究”系列论文之五

  • 推荐 CAJ下载
  • PDF下载
  •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,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。

【摘要】 花山岩画在文化研究基础上还必须深化其"岩画"艺术研究,并拓展艺术形式研究视角,需要立足其原始艺术定位以确立"前艺术"向"艺术"过渡期交替、交织、交汇特点,以及原始艺术与文化交融而构成图像的形象性与符号性特点,从绘画要素之线条、色彩、构图及其形式构成特征中,发掘形式承载和蕴含的骆越文化创造与艺术创作内容,使之成为"有意味的形式",形式意味推动形式构成转化为艺术构成,形成花山岩画艺术形式生成及其研究意义。

【基金】 2013年广西“自治区‘特聘专家’专项经费资助”项目“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”(项目批准号:2013B022);2015年广西文科中心项目“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”(批准号:ZD201503);2015年广西社科重点项目“左江花山岩画研究”(批准号:15AMZ001);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“广西生态艺术产业化生产模式研究”(批准号:YB2014040);2015年度广西社科项目“广西当代艺术生产方式研究”(批准号:15FZW002)的阶段性成果之一
  • 【文献出处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,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, 编辑部邮箱 ,2016年06期
  • 【分类号】K879.4
  • 【下载频次】16
节点文献中: